傲世皇朝娱乐|汉朝为何会频繁出现外戚乱政的现象?是什么导致的
傲世皇朝平台登录发布:
每当一提起外戚乱政总会和电视里面的那位,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
“国恒以弱灭,而汉独以强”,对外保持着数百年强劲碾压态势的两汉,为啥两次从内部崩溃?外戚乱政是一个关键推手。
西汉晚期长期由外戚主政,最后被王莽篡位;东汉时,为了铲除外戚——掌控朝政十多年、毒杀皇帝的“跋扈将军”梁冀,汉桓帝重用宦官,结果引发了宦党干政、党锢之祸,此后江河日下、走向灭亡。
空前强大的封建帝国、持续上演的外戚干政乱象,汉朝为啥兼具两大看似矛盾的特质?这既是制度的缺陷所致,也是人性脆弱的体现。
我们都知道,当初秦始皇统一天下后,终生没有册立皇后。对于背后的原因,很多人认为是出于他对母亲赵姬的愤恨、失望。但如果看看其后两汉四百年间外戚的破坏力,我们也许会明白真实的考虑
西汉初期的吕后及其家族,严格来说正是外戚。不过,由于吕后本人经历过创业的艰辛,深知权力来之不易,因此在她执政期间,虽然屡有诛杀功臣、政敌的残酷行径,但在治国方面倒是挺值得称道:“天下晏然,刑罚罕用,民务稼穑,衣食滋殖”。
在她死后,汉初功臣集团的强势反扑、彻底清除了吕氏傲世皇朝平台登录外戚集团。但在文、景、武三位皇帝期间,窦氏仍旧一度体现出在政坛中的影响力。
汉文帝的皇后窦氏福泽绵长,儿子汉景帝即位后,她被尊为皇太后;汉武帝即位,又升为太皇太后。在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太太的庇护下,窦氏一族权倾朝野;窦太后本人甚至能够直接影响政权的走向,出于对黄老之术的拥护,她曾在汉景帝、汉武帝时期,直接出手打压儒家势力。直到她死后,汉武帝刘彻才能按照自己的理念推行“罢黜百家、独尊儒术”。
正是有感于外戚对皇权的掣肘,汉武帝晚年才痛下杀手,杀掉了自己的宠妃、汉昭帝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,如他亲口解释的那样:“汝不闻吕后邪!故不得不先去之也。”
可惜的是,在汉宣帝之后,西汉王朝就在这个老问题上栽了跟头。元、成、哀、平四帝期间,西汉皇权旁落,外戚势力强势崛起。依靠活了84岁、身居后位(皇后、皇太后、太皇太后)61年的王政君,王氏一族掌控西汉大权半个世纪(汉哀帝时期,外戚傅氏、丁氏曾短暂取代王氏的地位),最终由王莽完成致命一击,亲手篡位了刘氏政权、建立了新朝。
西汉的灭亡,是政治、经济、天灾等因素的综合作用,但外戚的危害首当其冲。比如,面对政治日益腐败、土地兼并严重的局面,汉哀帝时期曾经试图推行改革,政策的着眼点就是限制私田数量。但外戚傅氏、丁氏强烈反对,没过多久这事就不了了之了。最终只能坐视西汉“国家空虚,度用不足,民流亡,去城郭,盗贼并起”,王莽利用各阶层涌现出的“厌汉”情绪,兵不血刃取代刘氏。傲世皇朝平台登录
而东汉则与外戚共生、博弈了近百年,其中涌现了两位代表人物:窦宪、梁冀。
东汉第三位皇帝——汉章帝刘炟(da)的皇后窦氏,是名将窦融的曾孙女,而她的哥哥正是著名的窦宪。依靠皇帝大舅子的身份,窦宪备受宠信、权势令人侧目。汉章帝死后,窦太后临朝称制,窦氏把控朝政。窦宪作威作福、凌辱百官,甚至还曾得罪了自己的妹妹;但他经过平定北匈奴、“燕然勒石”的奇功,威势再度膨胀,已经对皇权产生了威胁,终于在公元92年被汉和帝联合宦官铲除。
但更具破坏力的外戚没过多久再度诞生。汉和帝死后,出生不到100天的汉殇帝刘隆即位,皇太后邓绥、其兄长邓骘戚族掌控大权,后来扶持汉安帝继位;
汉安帝之后是汉顺帝刘保,下一位是汉冲帝刘炳,即位时年仅2岁,外戚窦氏掌握了大权,并催生了嚣张跋扈的大将军——梁冀。
梁冀与窦宪一样出身豪门,他的高祖父梁统,在汉光武帝刘秀时期封侯,汉和帝的生母就是出自梁家。因此,当初汉和帝推翻外戚窦氏后,曾重用梁氏傲世皇朝平台登录一族。
而在汉顺帝时期,皇后是梁商之女,因此梁商被拜为为大将军;
梁商死后,大将军的位置直接由梁家内部继承,继承人正是梁商之子梁冀;
梁冀“少为贵戚,逸游自恣,性嗜酒”,是一个标准的纨绔子弟,他正事不干,自小就喜好花天酒地
傲世皇朝平台登录:www.jhc10086.org
、斗鸡走狗,时常跟一群狐朋狗友搅在一起。汉顺帝死后,梁太后临朝称制、梁冀大权独揽,权势如日中天。汉冲帝夭折后,梁冀立了八岁的刘缵为帝,是为汉质帝。然而这位小皇帝虽然年仅8岁,却看不惯梁冀的嚣张作风,甚至曾当众称呼其为“跋扈将军”,因此惨遭毒杀。
敢于杀害皇帝,梁冀由此达到了外戚的新高度;同时,对于大臣他更是视同草芥,稍有不合意,轻则髡、笞、发配,重则鸩杀、腰斩,乃至灭族,前辈窦宪泉下有知,也许都会自愧不如。
最终梁冀也迎来了与窦宪同样的下场:桓帝借助宦官的势力,一举铲除了梁氏,但东汉政权从此陷入了“十常侍”的把持之中,直到董卓之乱、国家名存实亡。
那么,为什么汉王朝要前仆后继的重用外戚呢?跟汉朝的时代特征有关。傲世皇朝平台登录
汉随秦制,在借鉴秦王朝灭亡教训的基础上,西汉历经百年,终于摸索出了适应大一统中央集权治理需求的新模式,没有内部政权对立、资源高度集中,创造了封建时代的第一个巅峰:强汉。
但事情都是两面的,任何一项制度,在展现出优点的同时,也会不可避免地暴露出缺陷。
作为对比,我们先看看春秋战国时期。我们也许会注意到,在这个时期很少见到“外戚专权”这一现象,原因有两方面:
其一,普遍采取分封制度,诸侯国间竞争激烈,同一个诸侯内部,同族兄弟间的争斗也时有发生。但越是这种情况,越是激励他们打起十二分精神,不可能让权力旁落;
其二,为了应对渗透到各个层面的竞争,无论是诸侯、还是小封君(类似于后世的藩王)自小就有自己的领地和辅政班子,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,自然不需要借助外戚的力量。
(值得注意的是,战国期间唯一具备外戚专权特征的,正是出现在首先彻底改革的秦国——宣太后、魏冉)
而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模式下则不一样。
西汉通过平定七王之乱、颁布推恩令傲世皇朝平台登录,彻底消除了藩王在中央政治中的影响力,主宰庞大的帝国的任务,落在了皇帝一人身上。这自然消除了藩王内讧的土壤,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王朝的强大与兴盛,但也面临着新的问题:
其一,太子们基本在深宫圈养,他们在小时候接触的人,只有皇后、宫女、宦官以及专门配备的老师,与寻常官员、老百姓几乎没有交集。而人们幼时形成的感情是最纯朴、最稳固的,老师们太过严厉、难以亲近,深闺里长大的太子,势必跟陪着自己皇后一族、宦官感情深厚,与大臣、老百姓之间几乎没什么私人感情;所以咱们不难理解,为什么一些皇帝喜欢重用外戚和宦官。
其二,西汉在汉宣帝时期彻底解决了匈奴的威胁,而东汉承接“大汉”金字招牌的威力、汉光武帝刘秀打下的基业,,几乎全程顺风顺水。但这也带来了副作用:王朝对外持续强大,使后继位的皇帝们没有解决内外敌人、开疆拓土的任务和压力,以至于“闲则生事”,他们往往转而追求声色犬马这种低级趣味,要么骄奢无度、要么纵情声色,屡屡出现皇帝英年早逝、太子还未成年(甚至没有出生)的情况。
我们看看两汉那些短命的皇帝们。
西汉时期,汉哀帝刘欣因贪色纵情、25岁时驾崩,没留下儿子。王莽为了掌权,刻意立9岁的中山王刘衎为帝,是为汉平帝,这也是导致西汉灭亡的直接推手。
东汉时期就更夸张了。
汉和帝刘肇傲世皇朝平台登录扳倒窦宪后励精图治,他对内抚恤百姓、招贤纳士、安置流民,对外复置西域都护 、降服南匈奴 ,一度使东汉国力达到鼎盛,史称“永元之隆”。但他在27岁就病死(原因不详),刚满100天的儿子刘隆即位,是为汉殇帝,他是中国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皇帝;
但刘隆不满一岁就夭折,皇太后邓绥、其兄长邓骘戚族掌控大权,后来扶持汉安帝继位(上文提到过);
汉安帝享年31岁,其儿子汉顺帝刘保活了30岁;其后是2岁的汉冲帝刘炳,这就为梁冀提供了机会。
由此可见,导致两汉外戚专权现象频繁发生的原因在于:皇帝过于短寿、对外戚的信任。那么,皇室为什么不任用年长的宗室藩王辅政呢?就像先秦的周公旦辅佐周成王那样。
时代不同,大一统中央集权体系下,皇权是极度排他的,即使是亲兄弟也不行。如果重用藩王辅政,很有可能导致皇位旁落,毕竟从血统上而言,同姓藩王篡位在法理上少了很多障碍。至于大臣,那就更不可信了。
因此,在老皇帝眼里,自己妻子的娘家人——外戚,无疑是托孤的第一人选,毕竟他们没有篡位的法理、舆论基础,却与幼主利益一致、理应忠心耿耿。(如今的私营企业中,为什么老板娘家的亲戚更受重用?也是这个道理)
这种方式虽有风险,但对帝王来说也是相对可行的选项。然而,当外戚的权力一旦达到顶峰,将不存在对其监督、遏制的力量。遇上能力强、态度佳的当然好(如扶持汉安帝的邓氏傲世皇朝平台登录),万一碰到梁冀这类人,那几乎是政权的梦魇。毕竟在至高无上的权力诱惑面前,舅甥关系并不比亲兄弟可靠多少。
严格来说,刘氏的汉王朝建立以来,长期处于制度的摸索、与各派势力的斗争之中,那些强势、长寿的皇帝在位时情况一般不错,但在其他阶段,权臣(霍光)、外戚、宦官三大力量各领风骚。也许在皇帝眼里,在公事层面,这三者并没有高下之分;但对自己个人角度而言,往往会优先选择亲近的外戚。
但当外戚实力过于强大、难以掌控后,他们又不得不寻求另一系亲信:宦官的帮助。因此,外戚、宦官两大问题困扰了两汉数百年,这些人往往把持国政,骄横跋扈、不可一世,但本身却没有治国理政的素质,往往呈现祸国殃民之举。强大的两汉,就在这种自我消耗中走向覆灭。
不过我们也不必过于苛责,毕竟汉朝是继秦朝之后,首个全面探索、践行大一统治理模式的开创性王朝,也许这正是发展的代价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傲世皇朝娱乐登录:www.jhc10086.or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