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次生物大灭绝
在30多億年的生命進化過程中,許多生物經歷了無數次“冰與火”的洗禮,但地球上的生物並沒有完全消失,而是從小到大,從少到多,從弱到強,從水到陸,從简單到復雜,不斷發展壯大,一次又一次依然充滿活力,猶如浴火重生的鳳凰。這是因爲一些生物的滅絕爲其他生物的後續發展提供了空間和機會。從某種意義上說,滅絕是生物進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環。俗話說“舊的不去新的不來”,新陳代谢和新舊更替本來就是生命進化的重要特徵之一。
第一次滅絕:奥陶紀滅絕
這次滅絕是由全球氣候變冷引起的。大約4.4億年前,撒哈拉所在的陸地曾經位於南極。當陸地在極點附近聚集時,很容易造成厚冰堆積。大冰川使洋流和大氣環流變冷,整個地球溫度下降,冰川鎖水,海平面下降,原本豐富的沿海生態係統被破壞,最終85%的物種滅絕。
第五次物種大滅絕
第二次滅絕:泥盆紀滅絕
這種滅絕也是全球氣候變化造成的。大約在3.67億年前,由於地幔的運動,一股鉅大的巖漿從地球表面喷發出來,释放出溫室氣體,導致了陸地植物的茂盛。陸地植物製造了大量的土壤,流入大海,滋生了大量漂浮在海面上的藻類,窒息了海洋生物,把岸上的魚類變成了兩棲動物。70%的物種消失了,尤其是海洋中的無脊椎動物损失慘重。
第三次滅絕:二叠紀滅絕
這種滅絕可能是由大陸漂移引起的。大約在2.45億年前,由於海平面下降和大陸漂移,各大洲匯聚成一個聯合古陸,富饶的海岸線锐減,大陸架也隨之缩小,生態係統遭到嚴重破壞,許多物種失去了生存空間。地球上96%的物種已經滅絕,其中包括90%的海洋生物和70%的陸生脊椎動物。
第四次大滅絕:三叠紀大滅絕
這種滅絕也是氣候變化造成的。大約2.08億年前,地幔運動產生的壓力使盤古大陸分裂,海水停止流動,溫度上升,空氣中充滿有毒氣體。三叠紀晚期出現了兩足爬行動物,爲恐龍的出現奠定了基礎。76%的物種滅絕,主要是海洋生物。
第五次大滅絕:白垩紀大滅絕
這次滅絕也是由一颗小行星或彗星坠落到地球上造成的。大約6500萬年前,由於小行星或彗星的撞擊,大量氣體和塵埃進入大氣層,使得陽光無法穿透,全球氣溫急劇下降,黑雲笼罩地球數年。植物無法從陽光中獲取能量,海洋中的藻類和森林正在消亡,食物链的基本環節被破壞,大量動物饿死,包括陸地上佔統治地位的恐龍。大約75%-80%的物種滅絕。